《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作者:宋 陆游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 – 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心怀壮志,渴望收复北方失地、实现国家统一。他仕途坎坷,多次因主张抗金而遭贬谪,但爱国之情从未消减。其诗作题材广泛,涵盖爱国诗、田园诗、爱情诗等,风格兼具豪放与沉郁,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他的词作也颇具特色,既有慷慨激昂之作,也有婉约细腻之篇,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二、古诗原文
《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
斜阳废苑朱门闭。吊兴亡、遗恨泪痕里。
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
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
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
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
三、写作背景
南宋时期,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对金采取妥协求和政策。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却屡遭排挤打压,壮志难酬。此词大约创作于他闲居山阴期间。当时,他目睹国家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心中充满悲愤与无奈。词人途经一处废苑,看到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不禁联想到国家的兴衰和自身的遭遇,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词,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四、诗词翻译
夕阳的余晖洒在荒废的苑囿上,朱红色的大门紧闭。我凭吊这兴亡之事,心中满是遗恨,泪水浸湿了衣襟。淡淡的宫梅依然绽放,花朵如同精心剪裁的冰晶。它似乎也带着忧愁,仿佛在回忆宣华苑的旧事。
过路的行人心中别有一番凄凉之意。折下一枝幽香的梅花,却不知该寄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谁。我久久地伫立在江边,难以盼到陇头归来的马骑。音信渺茫,我独自倚靠在楚地的高楼上,望着远方。
五、诗词赏析
这首词上阕描绘了一幅衰败凄凉的废苑图。“斜阳废苑朱门闭”点明时间和地点,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吊兴亡、遗恨泪痕里”,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内心的遗恨。“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以宫梅的依旧绽放,反衬出废苑的荒芜,更添一份沧桑之感。“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赋予宫梅以人的情感,仿佛它在回忆往昔的繁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下阕则着重抒发行人的凄凉之意。“行人别有凄凉意。折幽香、谁与寄千里”,词人以行人的视角,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折下梅花却无人可寄,更显其内心的落寞。“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词人伫立在江边,盼望着远方的归人,却始终不见踪影,增添了一份惆怅。“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最后以词人独自倚靠在楚地高楼上的画面作结,将孤独和忧愁推向了极致。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六、诗词深度解读
(一)历史兴衰的感慨
- 废苑的象征意义
词中的“废苑”是一个重要的意象,它象征着南宋朝廷的衰落和国家的命运。曾经的繁华苑囿如今已荒废,朱门紧闭,一片死寂。这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现状相呼应,暗示着国家的命运如同这废苑一般,逐渐走向衰败。词人通过对废苑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 - 历史记忆的唤醒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宫梅似乎在回忆宣华苑的旧事。宣华苑是古代的皇家园林,代表着曾经的繁华和荣耀。词人借宫梅的回忆,唤起了人们对历史辉煌的记忆,同时也与眼前的衰败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引发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二)个人情感的抒发
- 壮志未酬的悲愤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却始终未能实现理想。词中的凄凉和忧愁,不仅仅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也是他个人壮志未酬的悲愤的体现。他看到国家的衰败,却无力改变,只能将这种悲愤之情寄托在词中。“折幽香、谁与寄千里”,他折下梅花却无人可寄,象征着他的理想和抱负无人理解,无法实现。 - 孤独寂寞的情怀
“伫立江皋,杳难逢、陇头归骑。音尘远,楚天危楼独倚”,词人独自伫立在江边,盼望着远方的归人,却始终不见踪影,最后只能独自倚靠在楚地的高楼上。这种孤独寂寞的情怀,既是他个人遭遇的写照,也是那个时代许多爱国志士的共同感受。他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孤独前行,无人相伴,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三)艺术手法的运用
- 借景抒情
整首词多处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斜阳废苑朱门闭”,通过描写夕阳下的废苑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兴亡的感慨。“淡淡宫梅,也依然、点酥剪水”,以宫梅的美丽反衬废苑的荒芜,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忧愁。借景抒情的手法使词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 拟人手法
“凝愁处,似忆宣华旧事”,将宫梅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记忆。宫梅似乎也在为国家的兴衰而忧愁,回忆着往昔的繁华。这种拟人手法使词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让读者更能深刻地感受到词人的情感。 - 虚实结合
词中既有对眼前废苑景象的实写,如“斜阳废苑朱门闭”“淡淡宫梅”等,又有对历史和未来的虚写,如“似忆宣华旧事”“杳难逢、陇头归骑”等。虚实结合,拓展了词的意境,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情感更加深沉。
(四)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 爱国精神的传承
这首词体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精神。他通过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个人遭遇的抒发,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他的爱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在当今时代,我们依然需要这种爱国精神,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 历史意识的觉醒
词中展现出了强烈的历史意识。陆游通过对废苑和历史记忆的描写,认识到国家的兴衰是有规律的,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必将重蹈覆辙。这种历史意识的觉醒,使他的词具有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它提醒我们,要重视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更好地应对现实中的挑战。 - 士人精神的坚守
陆游在词中表达了对士人精神的坚守。他一生虽然仕途坎坷,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他以词为载体,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展现出了士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意志。这种士人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精神支柱,它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总之,陆游的《月上海棠·斜阳废苑朱门闭》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词作。它通过对废苑的描写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壮志未酬的悲愤以及孤独寂寞的情怀。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价值,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