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居书情》作者: 唐 韦应物
第一部分:《野居书情》作者简介
韦应物,字义博,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官员。他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宣州司法参军韦銮之子。韦应物早年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但安史之乱后,他流落失职,开始用心读书,后来进士及第,历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等官职。他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后人常将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而闻名,其五言古诗成就尤高,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意境深远。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野居书情
韦应物
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野居书情》是韦应物在仕途失意、心向隐逸之时所作。在历经官场的浮沉后,韦应物对世事的纷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深感自己的身名未能如愿以偿,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蹉跎。于是,他选择了归隐田园,远离尘嚣,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首诗中,韦应物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世间的事物日日可见,人的一生却充满了遗憾和错失。我深感自己的身份和名声都很平庸,未能取得什么辉煌的成就。然而,我仍然仰望那远处的白云岭,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于是,我便以负薪歌的方式来歌颂这宁静的田园生活,忘却世间的烦恼和纷扰。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野居书情》是韦应物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语言简洁朴素,意境深远。首句“世事日可见,身名良蹉跎”直接点出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对自身身名的遗憾。诗人以“日可见”形容世事的纷繁复杂,以“良蹉跎”表达了自己对未能取得辉煌成就的惋惜。这两句诗直接而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次句“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则转入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描绘。诗人仰望那远处的白云岭,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他以“负薪歌”来象征自己的隐逸生活,虽然清贫但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诗人通过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洁朴素,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韦应物在这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他通过对比世事的纷繁复杂和隐逸生活的宁静自由,突出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还以“白云岭”和“负薪歌”为象征,分别代表了自然和隐逸生活,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野居书情》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追求的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韦应物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
首先,从思想情感方面来看,《野居书情》反映了韦应物对世事的深刻认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历经官场的浮沉后,韦应物对世事的纷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深感自己的身名未能如愿以偿,内心充满了遗憾和蹉跎。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这种苦闷之中无法自拔,而是选择了归隐田园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仅体现了韦应物超脱世俗的情怀和高洁的人格魅力,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在仕途失意后的一种普遍心理倾向。
其次,从艺术风格方面来看,《野居书情》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韦应物的诗风恬淡高远、简洁朴素,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而著称。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画卷。通过对白云岭和负薪歌的描绘,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突出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他还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含蓄而富有深意。
此外,《野居书情》还体现了韦应物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在他看来,自然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存在它代表着纯真、自由和宁静。而隐逸生活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它让人们能够摆脱尘嚣的束缚回归内心的平静和自由。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不仅使得韦应物的诗作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思想性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人生和自然。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野居书情》还体现了韦应物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而著称于世。韦应物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不仅继承了唐代诗歌的优秀传统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在这首诗中他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来描绘隐逸生活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野居书情》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思想性的诗作。它通过对世事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描绘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同时,它还体现了韦应物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韦应物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风格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