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少府贬苍梧》作者: 唐 高适
第一部分 《送田少府贬苍梧》作者简介
高适(约700—765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早年仕途失意,后入幕府,历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等职,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高适的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尤为著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作品不仅反映了盛唐时期的时代精神,也深刻描绘了边疆将士的生活与情感,同时,他的送别诗亦以情感真挚、劝勉深挚而著称。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送田少府贬苍梧
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送田少府贬苍梧》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据推测,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春。当时,田少府(姓名不详)因故被贬至苍梧(今广西苍梧县),高适闻讯后,深感惋惜与同情,遂作此诗以赠别。此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感慨。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面对着被贬谪的朋友,我心中满是沉吟与惆怅,望向那遥远的西南天边。你昔日为官却未能如愿以偿,如今又被贬至万里之外的苍梧,真是令人怜悯。想到这一斗酒喝尽,我们就要分别,我停舟叹息,日色也将晚。远方的树木似乎都怜惜着北地的春色,而你却只能羡慕那南归的大雁。大丈夫的穷困与显达谁能说得准呢?我看你不该长久地命运不济。江山到处都可以令人乘兴游览,何必为那青青杨柳而悲伤呢?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送田少府贬苍梧》是高适送别诗中的佳作,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
首联“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直接点明了送别的场景与诗人的心情。诗人面对着被贬谪的朋友,心中满是沉吟与惆怅,望向那遥远的西南天边,仿佛看到了友人即将踏上的艰难路途。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送别图,为全诗定下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颔联“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则回顾了友人的仕途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怜悯。友人昔日为官却未能如愿以偿,如今又被贬至万里之外的苍梧,其遭遇之不幸令人深感惋惜。这两句诗既是对友人过去的惋惜,也是对友人未来的担忧。
颈联“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进一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与诗人的心情。想到这一斗酒喝尽,我们就要分别,诗人停舟叹息,日色也将晚。这两句诗以细腻的情感笔触,刻画出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则是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远方的树木似乎都怜惜着北地的春色,而你却只能羡慕那南归的大雁。但大丈夫的穷困与显达谁能说得准呢?我看你不该长久地命运不济。江山到处都可以令人乘兴游览,何必为那青青杨柳而悲伤呢?这两句诗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与期许,希望友人能够振作起来,面对未来的挑战。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基调与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表达了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感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送田少府贬苍梧》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适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风格,也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首先,从思想内容上看,这首诗深刻反映了高适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感慨。在诗中,高适以沉吟与惆怅的心情面对被贬谪的友人,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担忧与同情。然而,他并没有沉溺于悲伤之中,而是通过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表达了对人生穷达无常的豁达态度。他相信友人的才华与品德不会长久被埋没,未来定有东山再起之时。这种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体现了高适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宽广胸襟与高尚情操。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使得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例如,首联的“沉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运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点明了送别的场景与诗人的心情。颔联的“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则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友人仕途的坎坷与不幸。颈联的“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则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刻画出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尾联的“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则运用了象征与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与鼓励。这些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运用,使得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高适作为一位边塞诗人的独特风格与特点。高适的边塞诗以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而著称,他善于运用简练明快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描绘来表现边疆将士们的英勇与艰辛。然而,在这首送别诗中,他却以深沉的情感基调与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风格的转变不仅展现了高适作为一位诗人的多面性,也体现了他在不同题材上的驾驭能力。
进一步解读这首诗,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首先,“丈夫穷达未可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感慨。人生之路充满变数,穷困与显达往往难以预料。因此,我们应该以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不为一时的得失而悲喜交加。其次,“看君不合长数奇”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与期许。他相信友人的才华与品德不会长久被埋没,未来定有东山再起之时。这种对友人的信任与期许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与高尚情操,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才华与品德终将得到认可与回报。
最后,这首诗还给我们以深刻的人生启示:在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困境时,我们应该保持豁达的心态与坚定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逆境中崛起,在挫折中成长,最终走向成功的彼岸。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的朋友与亲人,以真挚的情感与无私的关怀来温暖彼此的心灵。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真挚的情感与无私的关怀更能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
综上所述,《送田少府贬苍梧》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智慧的佳作。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高适的思想情感与艺术风格,也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与人生智慧。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之情的表达,更是对人生穷达无常的深刻感慨与豁达态度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