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
第一部分:《终身成长》作者简介
《终身成长》一书的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她不仅是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公认的杰出学者,还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威廉·兰斯福德心理学教授,现任斯坦福大学路易斯和弗吉尼亚·伊顿心理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德韦克博士以其对思维模式的研究而闻名,她的著作《自我理论:它们如何影响动机、人格与发展》被世界教育联谊会评为年度好书。
第二部分:《终身成长》经典语录十条
- “成长型思维认为,人的能力可以努力培养,而固定型思维则认为能力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
- “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关心自己能否提高自己。”
-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成功来源于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事,来源于学习和自我提高。”
- “成长型思维的人把挫折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可能因失败而一蹶不振。”
- “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善于寻找学习规律,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 “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努力是一件丢脸的事,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欣赏并崇尚努力。”
- “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能力可以培养,因此能以开放的心态评估自己的现有水平,并努力提升。”
- “固定型思维的人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会定义他们;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失败只是一个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天才也需要努力才能成功,他们更看重过程而非结果。”
- “决定人与人之间人生差异的,不是天赋,不是勤奋程度,而是思维模式。”
第三部分:《终身成长》内容简要
《终身成长》是一本探讨思维模式对个人成就和成长影响的书籍。作者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书中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人的才能和智力是天生的、固定的,不可通过后天努力改变。他们更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会定义他们。相比之下,成长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来培养的。他们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把挫折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欣赏并崇尚努力。
德韦克博士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研究数据,详细阐述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区别及其对个人成就和成长的影响。她指出,固定型思维的人往往在面对挑战和失败时容易退缩,因为他们害怕失败会证明自己的无能。而成长型思维的人则勇于面对挑战和失败,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和学习,自己可以不断提升和成长。
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将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德韦克博士建议,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思维模式的局限性,意识到固定型思维对自己的负面影响。然后,要勇于接受挑战和失败,从中学习和成长。同时,还要学会欣赏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起成长型思维,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除了个人成长外,《终身成长》还探讨了思维模式在教育、体育、商业等领域的应用。德韦克博士指出,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更善于寻找学习规律,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更容易取得优异的学业成绩。在体育界,许多杰出的运动员都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他们勇于面对挑战和失败,通过不断努力和训练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在商业领域,具有成长型思维的管理者更注重团队协作和创新发展,能够带领团队应对各种复杂的市场环境。
总的来说,《终身成长》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用性的书籍。它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思维模式对个人成就和成长的重要性,还为我们提供了将固定型思维转变为成长型思维的具体方法。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学会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失败,不断追求个人成长和进步。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家长,这本书都将为你提供宝贵的指导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