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读书笔记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作者: 唐 卢纶

一、作者简介

卢纶(约739年—约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出身名门,但仕途坎坷,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屡试不第。大历年间,经宰相元载举荐,卢纶才踏入仕途,历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他的诗作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边塞风光的雄浑之作,如《塞下曲》系列,展现了其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壮志豪情;也有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色的细腻之笔,如《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二、古诗原文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早秋时节,应和李使君三郎在城北亭楼设宴招待崔司士及关中弟张评事时所作的和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次宴会是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古城举行,四周环绕着青山绿水,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卢纶作为受邀嘉宾之一,与宴会上的诸位友人共赏美景,畅叙友情,并借此机会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谢意。

四、诗词翻译

黄花盛开的古城道路上,一直向上走便能见到连绵的青山。晴朗的川口边,桑树与柘树郁郁葱葱,牛羊在夕阳的余晖中悠闲地吃草。野外的情致随着帘幕的卷起而展现,而军士们则被重重的关隘所阻隔。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总是能相互欣赏,而我虽然官职卑微却也不得闲暇。鹤分开了琴师,琴声久已停歇;书信到来时,大雁也应声而还。为了感谢这位登龙门的贵客,我愿将一枝珍贵的琼枝作为礼物寄赠给他。

五、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秋时节的自然美景和宴会上的温馨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首联“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以黄花和青山为引子,点明了时令和地点,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颔联“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周围的宁静田园风光,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颈联“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野趣与军士的职责所限。诗人渴望亲近自然、享受闲适生活,而军士们则因职责所在不得不驻守关隘、远离喧嚣。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状况。

尾联“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贵客的感激之情。鹤分琴罢、书到雁还,这些细腻的描绘都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为谢登龙客,琼枝寄一攀”则更是诗人对贵客的诚挚谢意和美好祝愿。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多种手法,使得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六、诗词深度解读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宴会场景的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和文化意蕴的佳作。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发现这首诗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内涵。

人生哲理: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早秋时节的自然美景和宴会上的温馨场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深厚感情。同时,他也意识到现实生活的种种束缚和无奈,如军士的职责所限、官职的卑微等,这些都反映了人生中的种种不如意和无奈。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或放弃,而是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珍惜每一份友情和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文化意蕴:这首诗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首先,诗人运用了黄花、青山、桑柘、晴川、牛羊等自然景象来描绘宴会周围的田园风光,这些景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收获和成熟,青山则代表着坚韧和永恒;桑柘和晴川则让人联想到宁静的田园生活和丰收的喜悦;牛羊则是农耕文明的象征,代表着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次,诗人还运用了鹤、琴、书、雁等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长寿和吉祥,琴则是文人雅士的象征;书则代表着知识和智慧,雁则是传递书信的使者。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哲理深度。

情感表达:从情感表达上看,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等情感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情感的真挚和动人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艺术成就:从艺术成就上看,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诗人运用了借景抒情、对比、象征等多种手法使得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同时,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也非常和谐、优美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这种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得这首诗在唐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总的来说,《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文化意蕴和情感表达的诗作。它不仅展现了卢纶对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传承。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深入品读和鉴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