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作者: 唐 温庭筠
第一部分:《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作者简介
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约生于公元812年(另有说法为801年或824年),卒于约866年(另有说法为870年或882年),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他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场,押官韵作诗,八叉手即成八韵,因此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工诗善词,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词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精通音律,是“花间派”的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
兰膏坠发红玉春,燕钗拖颈抛盘云。城西杨柳向娇晚,门前沟水波粼粼。
麒麟公子朝天客,佩马珰珰度春陌。掌中无力舞衣轻,翦断鲛绡破春碧。
抱月飘烟一尺腰,麝脐龙髓怜娇饶。秋罗拂衣碎光动,露重花多香不销。
鸂鶒胶胶塘水满,绿萍如粟莲茎短。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
船头折藕丝暗牵,藕根莲子相留连。郎心似月月易缺,十五十六清光圆。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是唐代诗人温庭筠根据南朝梁代羊侃为其舞伎张静婉所作《采莲曲》的典故而创作的。羊侃是南北朝时期的将领,为人豪奢,善音律,姬妾众多,其中张静婉容貌绝世,腰围一尺六寸,身轻如燕,能在掌中起舞。羊侃曾为其作《采莲曲》与《棹歌曲》,但原作已失其本意。温庭筠借此典故,以张静婉为题材,创作了这首《张静婉采莲曲》,旨在通过描绘张静婉的美貌与悲惨命运,表达对封建制度的蔑视和对不平社会的控诉。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美人的发膏滑落,红润的脸庞如春日般鲜嫩,燕形的发钗斜歪在颈边,发髻如盘云般散开。城西的杨柳向着娇美的晚景,门前的沟水波光粼粼。麒麟公子是朝中的显贵,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匹,在春日的小路上缓缓行过。张静婉身姿轻盈,掌中无力,舞衣随风飘动,仿佛能剪断鲛绡,划破春天的碧绿。她腰肢纤细如抱月,飘动如烟,身上散发着麝香和龙涎香的香气,令人怜爱。她穿着轻薄的罗衣,拂过水面时泛起波光,露水重重,花朵繁多,香气不散。池塘中水鸟鸣叫,塘水满溢,绿萍如粟,莲茎短小。一夜西风送雨来,莲花上的粉痕零落,愁绪如淡淡的红晕。船头折藕时暗牵着情丝,藕根与莲子相互留连。情郎的心就像那月亮,时而圆满时而缺损,但十五十六时总是清光圆满。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是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张静婉的美貌与命运,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首先,从艺术手法上看,温庭筠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张静婉的美貌描绘得淋漓尽致。如“兰膏坠发红玉春”一句,用兰膏比喻发膏的香气,用红玉比喻脸庞的鲜嫩,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张静婉的容颜之美。又如“抱月飘烟一尺腰”一句,用抱月比喻腰肢的纤细,用飘烟比喻腰肢的轻盈,极具画面感。此外,诗中还运用了谐音双关的手法,如“藕根莲子相留连”一句中,“藕”谐音“偶”,“莲”谐音“怜”,表达了张静婉对情郎的相思与留恋之情。
其次,从内容上看,全诗以张静婉的命运为主线,通过描绘她的美貌、生活环境和情感经历,展现了封建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张静婉虽然美貌绝伦,但终究只是权贵们的玩物,她的命运无法自己掌握。诗中通过“麒麟公子朝天客”与“掌中无力舞衣轻”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无奈。同时,诗中还通过“一夜西风送雨来,粉痕零落愁红浅”的描写,暗示了张静婉命运的坎坷和不幸。
最后,从情感表达上看,全诗充满了对张静婉的同情和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温庭筠通过描绘张静婉的美貌与命运,表达了对她的深深同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对封建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悲惨处境和无奈命运。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不仅是一首描绘女性美貌与命运的诗歌,更是一首深刻反映封建社会现实、批判封建制度的佳作。
首先,从女性形象的角度看,张静婉是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典型代表。她美貌绝伦,身轻如燕,能在掌中起舞,但她的命运却无法自己掌握。她成为了权贵们的玩物,被迫在宴会上献舞,供人观赏。她的美貌和才华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和尊严,反而让她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张静婉的命运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无奈,她们无法摆脱男权的束缚和压迫,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其次,从社会现实的角度看,这首诗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在封建社会中,权贵们可以肆意妄为,欺压百姓,而普通百姓则只能忍气吞声,默默承受。张静婉作为权贵们的玩物,她的命运就是封建社会现实的缩影。她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权贵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牺牲他人的幸福和尊严。
再次,从艺术价值的角度看,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温庭筠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将张静婉的美貌与命运描绘得淋漓尽致。他的笔触细腻而生动,情感真挚而深沉,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张静婉的悲惨命运和无奈处境。同时,他的诗歌语言优美而流畅,韵律和谐而动听,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外,这首诗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封建社会女性地位和处境的珍贵资料。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女性解放的重要性。
最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为后世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借鉴。许多后世诗人都曾受到这首诗的启发和影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
综上所述,《相和歌辞·张静婉采莲曲》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作品。它不仅描绘了张静婉的美貌与命运,更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现实和批判了封建制度。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