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於人今秋偶复采菊》作者:宋 陆游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 – 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心怀壮志,渴望收复北方失地,却仕途坎坷,屡遭主和派排挤。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涵盖爱国、田园、爱情等多方面,风格沉郁顿挫又兼具豪放洒脱,现存诗作九千余首,是中国文学史上作品数量最多的诗人之一。其词作情感真挚,意境开阔,与诗作一脉相承,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个人抱负。在爱情方面,他与唐琬的爱情悲剧也为其诗词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深情色彩。
二、古诗原文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於人今秋偶复采菊》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
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
三、写作背景
陆游二十岁时与唐琬成婚,二人琴瑟和鸣,感情深厚。他曾作菊枕诗赠予唐琬,记录下这段美好的爱情时光。然而,这段婚姻却因陆母的干涉而破裂,唐琬被迫改嫁,陆游也另娶他人。此后,陆游仕途不顺,国家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多年后的一个秋天,陆游偶然再次采菊,触景生情,回忆起往昔与唐琬的点点滴滴,以及曾经创作菊枕诗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抒发对逝去爱情和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
四、诗词翻译
我采摘下黄菊,将它做成枕囊,放置在曲折的屏风和深垂的帷幔之间,那幽幽的香气在屋内弥漫。
这菊枕唤回了我四十三年前的旧梦,可如今灯光昏暗,无人能与我诉说这断肠的愁绪。
年少时我曾题写菊枕诗,如今那诗稿被锁在箱子里,上面布满了蛛丝。
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已消磨殆尽,只有这菊花的清香还和当年一样。
五、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菊枕为线索,将今昔对比、时光流逝与情感怀念巧妙融合。开篇描绘采菊制枕的场景,“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生动展现出当年制作菊枕时的温馨与浪漫,菊花的清香仿佛带着读者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美好的瞬间。接着“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笔锋一转,从回忆回到现实,四十三年过去,物是人非,灯光昏暗,无人能懂他内心的断肠之痛,形成强烈的情感落差。下阕“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进一步强调时光的流逝,曾经的诗稿已被蛛丝尘封,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最后“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以菊花的清香不变,反衬出人间万事的沧桑变化,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对往昔的深深眷恋和对时光无情的无奈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六、诗词深度解读
- 意象运用与情感寄托
- 菊枕意象:菊枕在诗中是核心意象,它承载着陆游与唐琬的爱情记忆。二十岁时,菊枕是爱情的见证,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甜蜜与温馨。多年后,菊枕再次出现,成为触发回忆的媒介,将陆游带回那段美好的时光。菊枕的清香,不仅是菊花的自然香气,更是爱情的芬芳,即便时光流转,人事已非,这清香依旧,成为陆游心中永恒的眷恋。
- 黄花意象:黄花即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常象征着高洁、坚韧和长寿。陆游采菊制枕,一方面是取其清香,另一方面也赋予了菊花以情感内涵。菊花的高洁品质,恰似他与唐琬之间纯粹的爱情;而菊花在秋风中绽放的坚韧,也暗示着他对这段感情的执着与坚守。尽管爱情遭遇挫折,但菊花的存在让他相信,那份美好的情感如同菊花一般,虽历经风雨,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 灯暗意象:“灯暗无人说断肠”一句中的“灯暗”,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灯光昏暗,象征着陆游内心的迷茫与痛苦,无人陪伴,无人倾诉,更增添了他的孤独感。这一意象与前文采菊制枕的温馨场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陆游在现实中的无奈与悲哀。
- 今昔对比与时光感慨
- 诗中通过今昔对比,深刻地表达了陆游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二十岁时,他青春年少,与唐琬恩爱有加,创作菊枕诗,充满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而四十三年后,他已步入暮年,经历了爱情的挫折、仕途的不顺和国家的动荡,曾经的诗稿被蛛丝尘封,美好的回忆也只能在梦中追寻。这种今昔对比,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 “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一句,将这种今昔对比推向极致。人世间的万事万物,无论是爱情、仕途还是国家的命运,都在时光的消磨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唯有菊花的清香依旧。这种对比,既表达了陆游对往昔的怀念,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他在时光的长河中,努力寻找着那份永恒的美好,却发现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唯有内心的情感和对菊花的喜爱始终如一。
- 爱情悲剧与人生感悟
- 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悲剧是这首诗的重要背景。他们的爱情因陆母的干涉而被迫分离,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他们分离时的场景,但通过菊枕这一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内心深处对唐琬的思念和对这段爱情的眷恋。这种爱情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是时代悲剧的体现。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许多美好的爱情都无法得到圆满的结局。
- 从爱情悲剧中,陆游也获得了深刻的人生感悟。他意识到,人生充满了无奈和变数,许多事情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在经历了种种挫折后,他更加珍惜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瞬间,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意义。这首诗正是他人生感悟的集中体现,他通过对菊枕和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对时光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 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 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菊花和诗歌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菊花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寄托志向的重要载体。陆游以菊为题,创作诗歌,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达。同时,诗中所体现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 从艺术价值来看,这首诗具有独特的魅力。陆游运用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采菊制枕的场景和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今昔对比、意象运用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中的情感真挚深沉,意境优美深远,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这首诗不仅是陆游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中国古代爱情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余年二十时尝作菊枕诗颇传於人今秋偶复采菊》是陆游晚年的一首深情之作,它以菊枕为纽带,串联起今昔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度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陆游的内心世界,感受他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