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作者:宋 陆游
一、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生于北宋末年,成长于国破家亡之际,自幼深受抗金复国思想熏陶。陆游一生仕途坎坷,却始终心系家国,其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尤以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著称。他主张抗金复国,其诗作饱含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民族精神的热烈讴歌,被誉为“南宋诗坛泰斗”,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二、古诗原文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陆游罢官闲居山阴农村,已年近七旬。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对金采取屈辱求和政策。陆游空有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只能蛰居乡野。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诗人触景生情,将内心的爱国情怀与现实处境相融合,写下了这两首饱含深情的诗作,借以抒发自己虽处困境仍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
四、诗词翻译
其一
狂风裹挟着江湖的雨水,让整个村庄都笼罩在黑暗之中。四周山峦的风雨声,如同海浪翻滚般汹涌澎湃。屋内,用溪边捡来的柴火生起的火堆温暖柔和,身上盖着南方产的毛毡,温暖宜人。此时,我和我的小猫都懒得出门,只想在这温馨的小天地里躲避风雨。
其二
我虽年老体衰,孤苦伶仃地躺在这偏僻的乡村,却并不为自己感到悲哀。心中依然想着为国家戍守边疆,抵御外敌。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风雨交加的声音,恍惚间,仿佛看到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奔赴抗金前线。
五、诗词赏析
这两首诗以风雨之夜为背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第一首诗以景起兴,描绘出风雨大作的壮阔景象,又通过屋内温暖的场景与屋外风雨形成鲜明对比,在闲适之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第二首诗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僵卧孤村不自哀”展现出诗人豁达乐观、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尚思为国戍轮台”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渴望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更是神来之笔,将现实与梦境交织,把风雨声幻化成金戈铁马的战斗场景,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来令人动容。
六、诗词深度解读
- 意境营造
- 在第一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宏大的意象来营造氛围。“风卷江湖雨暗村”,一个“卷”字将狂风的迅猛生动展现,“暗”字则描绘出风雨交加下村庄的昏暗,给人以压抑之感。“四山声作海涛翻”,把四山的风雨声比作海涛翻滚,不仅写出了声音的巨大,更营造出一种磅礴的气势。而屋内“溪柴火软蛮毡暖”的温馨场景,与屋外的狂风暴雨形成强烈反差,这种反差既突出了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 第二首诗中,“夜阑卧听风吹雨”描绘出深夜时分,风雨交加的寂静场景,为下文的梦境做了铺垫。“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将梦境与现实紧密相连,诗人躺在床上,听着风雨声,思绪飘向了战场,那“铁马冰河”的画面,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抗金场景,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热血与激情。
- 情感表达
- 第一首诗的情感较为含蓄。表面上看,诗人似乎在享受屋内的温暖与宁静,与小猫一同躲避风雨,但在这闲适的背后,实则隐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孤寂。他身处偏僻乡村,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施展,只能在风雨之夜借屋内的温馨来慰藉自己失落的心灵。
- 第二首诗的情感则直白而强烈。“僵卧孤村不自哀”,诗人以一种超脱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困境,他不为自己的处境感到悲哀,因为他心中有着更高的追求。“尚思为国戍轮台”直接点明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的渴望。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将他内心的爱国情感推向了高潮,即使在梦中,他依然心系战场,渴望为国家收复失地,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为之动容。
-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第一首诗中屋内温暖与屋外风雨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反差和诗人内心的孤独;第二首诗中诗人现实的困境与梦境中战场杀敌的对比,更加强化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 象征手法:“风雨”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代表着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更象征着南宋朝廷面临的政治风雨和国家的动荡不安。而“铁马冰河”则象征着诗人心中渴望的抗金战斗场景,是他爱国精神的象征。
- 语言质朴:陆游的这两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能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情感。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直白的话语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
- 思想内涵
- 这两首诗体现了陆游一生坚守的爱国精神。尽管他仕途坎坷,晚年罢官闲居,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命运。他以诗言志,表达了自己对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这种爱国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
- 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的现实。朝廷的腐败无能、对金的屈辱求和,使得像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壮志难酬。诗人通过自己的作品,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是陆游爱国诗篇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让后人在感受诗人爱国情怀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