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作者: 唐 卢纶
一、作者简介
卢纶(约739年—约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等人并称“大历十才子”。卢纶出身名门,但仕途并不平坦,早年屡试不第,后经宰相元载举荐,才得以步入仕途。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既有描绘边疆风光的边塞诗,如《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的壮阔景象,也有表达深情厚谊的送别诗,如《送李端》中“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的感人情怀。卢纶的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推崇。
二、古诗原文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
玉干百馀茎,生君此堂侧。
拂帘寒雨响,拥砌深溪色。
何事凤凰雏,兹焉理归翼。
三、写作背景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卢纶的社交圈以及他与薛存诚之间的友谊密切相关。颜侍御,即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也是卢纶的友人或同僚。薛存诚,则是卢纶的另一位友人,可能即将离开颜侍御的府邸或官场,前往他处任职。卢纶在颜侍御的厅堂前,看到丛生的竹子(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以送别薛存诚。
四、诗词翻译
堂前生长着百余根玉竹,它们挺拔秀丽,就像君子的风骨。
寒雨轻拂窗帘,发出沙沙的响声,竹子环绕着庭院,仿佛深溪的碧色。
为何凤凰的雏鸟,要在此处整理它的羽翼,准备飞翔呢?
五、诗词赏析
这首诗以“玉干百馀茎”开篇,用“玉干”来形容竹子的挺拔和秀丽,既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也暗喻了君子的高尚品格。接着,“生君此堂侧”一句,将竹子与颜侍御的厅堂相联系,暗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与主人的高雅情操相得益彰。
“拂帘寒雨响,拥砌深溪色”两句,卢纶通过描绘寒雨轻拂窗帘和竹子环绕庭院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寒雨的沙沙声与竹子的碧色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何事凤凰雏,兹焉理归翼”两句,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卢纶用凤凰的雏鸟来比喻薛存诚,既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许,也暗示了他即将离开此地,展翅高飞。这里的“理归翼”既指凤凰雏鸟整理羽翼准备飞翔,也暗喻了薛存诚即将踏上新的征程。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竹子的自然美和象征意义,以及凤凰雏鸟的比喻,展现了卢纶对薛存诚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尚情操的精神境界。
六、诗词深度解读
《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了深刻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的佳作。
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竹子的特殊情感和审美追求。竹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它被视为君子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精神品质。卢纶通过描绘堂前的丛篁,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也暗喻了君子的高尚品格和追求。这种对竹子的赞美和崇尚,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
从人生哲理的角度来看,这首诗蕴含了深刻的人生智慧和哲理思考。卢纶用凤凰的雏鸟来比喻薛存诚,既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许,也暗示了人生如凤凰涅槃般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的过程。凤凰雏鸟在此处整理羽翼准备飞翔,象征着薛存诚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和抱负。这种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追求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借鉴。
此外,这首诗还展现了卢纶高超的艺术手法。他通过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玉干百馀茎”中的比喻意象、“何事凤凰雏”中的象征手法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且富有深意。同时,他也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诗中的“兹焉理归翼”一句尤为引人深思。它不仅表达了薛存诚即将离开此地、展翅高飞的意象,也引发了人们对人生归宿和追求的思考。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追求进步和超越自己。而卢纶通过这首诗提醒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要保持一颗谦逊、坚韧的心,像凤凰雏鸟一样不断整理自己的羽翼,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颜侍御厅丛篁咏送薛存诚》这首诗是卢纶创作的一首蕴含深刻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的送别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薛存诚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期许,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竹子的特殊情感和审美追求。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思考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瑰宝之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深入解读。同时,它也启示我们要保持一颗谦逊、坚韧的心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