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读书笔记

《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作者: 唐 卢纶

一、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诗作以五七言近体为主,风格多样,既有雄浑豪放的边塞诗,如《塞下曲》,也有细腻温婉的送别诗和酬答诗。他的诗歌语言流畅自然,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卢纶一生历经坎坷,仕途多舛,但他的诗歌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二、古诗原文

《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

草气厨烟咽不开,绕床连壁尽生苔。
常时多病因多雨,那敢烦君车马来。

三、写作背景

《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这首诗作于卢纶晚年时期,当时他正隐居在家乡蒲州。春日里,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让卢纶的生活变得潮湿而凄凉。就在这时,他得知好友包谏议有意前来探访,心中既感欣喜又觉不安。欣喜的是,在孤独寂寞的日子里能有好友相伴;不安的是,自己居住的环境如此恶劣,生怕给好友带来不便。于是,卢纶便写下了这首戏赠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四、诗词翻译

厨房里的烟气与草地上的湿气交织在一起,难以消散;床边和墙壁上都长满了青苔,一片凄凉。我常常因为多雨的天气而生病,怎么敢劳烦你驾车前来探访呢?

五、诗词赏析

《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这首诗以春日苦雨为背景,以戏赠友人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诙谐的语调,展现了卢纶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草气厨烟咽不开”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雨中的景象。厨房里的烟气和草地上的湿气被雨水所压制,难以消散,营造出一种沉闷而压抑的氛围。这里的“咽不开”不仅形象地表达了雨势的猛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次句“绕床连壁尽生苔”进一步描绘了居室的潮湿与荒凉。长时间的阴雨连绵使得室内潮湿不堪,连床榻和墙壁都长满了青苔。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也暗含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三句“常时多病因多雨”直接点明了诗人多病的原因——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这不仅是对身体状况的客观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抒发。在长期的病痛折磨下,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末句“那敢烦君车马来”则以幽默诙谐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探访的感激与婉拒之情。尽管诗人内心渴望友人的关怀与慰藉,但考虑到自己目前的境况(多病且居住环境恶劣),他不敢劳烦友人前来探访。这里的“那敢”二字既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自知之明,也透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诙谐的语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和珍视友情的精神风貌。

六、诗词深度解读

《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从情感层面来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卢纶在诗中通过描绘自己恶劣的居住环境和多病的身体状况,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无奈。然而,在得知好友包谏议有意前来探访时,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反而以幽默诙谐的语调婉拒了好友的探访。这种婉拒并非出于冷漠或无情,而是出于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他深知自己目前的境况无法给好友带来舒适和愉悦,因此选择独自承受这份孤独和苦闷。

从思想层面来看,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心态和珍视友情的精神风貌。卢纶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或放弃。相反,他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乐观。同时,他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唐代士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扶持的精神。

此外,这首诗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自然环境。诗中的“草气厨烟咽不开”、“绕床连壁尽生苔”等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恶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士人的生活状态。而“常时多病因多雨”则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制约。

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卢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而富有层次感。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景象和居室的潮湿与荒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生活状态。同时,他也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无奈,使得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真挚和动人。

总的来说,《春苦雨闻包谏议欲见访戏赠》这首诗是卢纶的一首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自然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卢纶成功地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作出了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具有情感上的共鸣力,也具有思想上的启迪性,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欣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