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作者: 唐 卢纶
一、《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早年历经坎坷,天宝末年举进士不第,安史之乱时避难江西鄱阳。代宗大历年间,多次应举未中,后经宰相元载、王缙举荐,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等职。776年元载被杀,卢纶受牵连,至780年才任昭应县令。其一生仕途不顺,却凭借卓越诗才在诗坛留下深远影响,诗作题材广泛,尤以边塞诗和送别诗著称。
二、古诗原文
《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
常嗟外族弟兄稀,转觉心孤是送归。
醉掩壶觞人有泪,梦惊波浪日无辉。
烹鱼绿岸烟浮草,摘橘青溪露湿衣。
闻说江楼长卷幔,几回风起望胡威。
三、写作背景
卢纶创作此诗时,仕途正处于低谷。早年屡试不第,虽经举荐得官,却因政治斗争牵连而遭贬谪。此时他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目睹亲人离去,联想到自己的漂泊与仕途不顺,感慨万千。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这种时代背景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促使他创作出这首饱含深情的送别诗。
四、诗词翻译
我常常感慨族中兄弟稀少,如今送你离去,更觉内心孤独。醉酒后掩藏酒杯,却难掩泪水;梦中被波浪惊醒,只见日光黯淡。在绿岸边烹鱼,烟雾缭绕在草丛间;到青溪摘橘,露水打湿了衣衫。听说江楼上常卷起帷幔,我多次在风起时眺望远方,希望能看到敌人的威势(此处“望胡威”或有借景抒怀、寄托对远方局势关注之意 )。
五、诗词赏析
- 情感基调与意象运用
此诗情感基调哀伤深沉,开篇“常嗟外族弟兄稀,转觉心孤是送归”,直抒胸臆,表达对兄弟稀少的感慨和送别时的孤独。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醉掩壶觞”“梦惊波浪”“烹鱼绿岸”“摘橘青溪”等。“醉掩壶觞”描绘出诗人借酒消愁却无法释怀的情景,“梦惊波浪”则通过梦境展现内心的惊恐与不安。“烹鱼绿岸”“摘橘青溪”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更增添了诗歌的感染力。 - 艺术手法
诗歌采用了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醉掩壶觞人有泪”与“梦惊波浪日无辉”相互映衬,将诗人的情感具象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烹鱼绿岸烟浮草,摘橘青溪露湿衣”以乐景衬哀情,美丽的乡村景象与诗人的孤独心境形成强烈反差,进一步突出了他的哀伤。 - 结构与节奏
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点明送别主题和情感基调,颔联、颈联分别从不同角度描写送别时的情景和内心感受,尾联则以景结情,余韵悠长。节奏上,诗句平仄协调,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六、诗词深度解读
- 家族情感与人生感慨
“常嗟外族弟兄稀,转觉心孤是送归”体现了诗人对家族情感的珍视。在古代社会,家族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寄托,兄弟稀少让诗人感到孤独。送别内弟,不仅是对亲人的离别,更是对家族温暖的一种失去。这种情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家族的依赖和重视,也透露出诗人在动荡社会中寻求亲情慰藉的渴望。同时,诗人的人生经历也让他对离别有了更深刻的感慨。他一生仕途坎坷,漂泊不定,送别内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命运,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无奈。 - 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醉掩壶觞人有泪,梦惊波浪日无辉”中,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醉酒是诗人逃避现实的方式,但泪水却无法掩饰内心的痛苦。梦境中的波浪惊醒,暗示着现实的动荡不安。这种梦境与现实的交织,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既渴望在梦境中寻求安慰,又无法摆脱现实的困境,只能在痛苦中徘徊。 - 乡村景象与精神寄托
“烹鱼绿岸烟浮草,摘橘青溪露湿衣”描绘的乡村景象,是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寄托。在动荡的社会中,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成为了他心中的一片净土。烹鱼、摘橘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诗人感受到了片刻的安宁。然而,这种宁静只是暂时的,现实的残酷依然存在。诗人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 “望胡威”的深层含义
“闻说江楼长卷幔,几回风起望胡威”中的“望胡威”含义丰富。从表面看,可能是诗人听说江楼上常卷起帷幔,在风起时眺望远方,关注敌人的威势。但从深层含义来看,这或许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当时唐朝与边疆民族时有冲突,战争频繁,诗人身处动荡之中,对国家的安危十分关注。他借“望胡威”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的渴望,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同时,这也与诗人自身的仕途不顺相呼应,他在动荡的社会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国家的和平与稳定。 - 时代背景下的诗人心境
卢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战争频繁。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状态。《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正是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个人命运和家族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中的孤独、无奈、对和平的渴望等情感,都与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疾苦,却无力改变,只能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诗歌中,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 诗歌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这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时代风貌。在文学史上,它为送别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丰富了送别诗的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同时,它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为后人研究唐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此外,这首诗对后世诗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在创作送别诗时,都借鉴了卢纶的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送内弟韦宗仁归信州觐省》是卢纶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深刻的情感、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个人情感和人生经历,还可以了解到唐代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状态。这首诗将永远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光芒,为后人所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