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作者: 唐 卢纶
一、《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作者简介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县(今山西蒲县)人,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是北魏济州刺史、光禄大夫卢尚之的后人。他是唐代诗人、儒客名家,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一生仕途坎坷,早年因避乱寓居各地,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宰相元载、王缙推荐,才得以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776年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780年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他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
二、古诗原文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
红枝欲折紫枝殷,隔水连宫不用攀。
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
三、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卢纶的人生和仕途都极为不顺时。早年间他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谋得官职。然而,776年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受牵连。783年,泾原兵变,朱泚叛乱称帝,唐百官大都做了秦官,严然又立起一个朝廷。随着唐军节节失利,那些闭门不出、观望胜败的唐官也纷纷投降朱泚,唐王朝几乎又一次陷入覆亡的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卢纶与严越卿在曲江看花,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四、诗词翻译
红色的树枝似乎要折断,紫色的树枝颜色深浓,它们隔着水面与宫殿相连,无需去攀爬。我会等待强劲的风吹落所有的花瓣,那时才能睁开眼睛看向青翠的山峦。
五、诗词赏析
- 意象运用
诗中“红枝”“紫枝”是主要的意象,红色与紫色在中国文化中都有吉祥的象征,这里用来描绘花朵,增添了花朵的神秘和美好。“红枝欲折”“紫枝殷”生动地描绘了花朵的娇艳和充满活力。“隔水连宫”则通过空间位置的描写,暗示花朵之美超越了凡俗,仿佛与皇宫相连,增添了一种高贵的气质。 - 对比手法
“红枝欲折”与“紫枝殷”形成了色彩上的对比,突出了花朵的艳丽。同时,“隔水连宫不用攀”与“会待长风吹落尽”也形成了对比,前者表现出花朵的高不可攀,后者则表达了一种等待和期待,等待长风吹落花瓣,才能看到青山,形成了一种视觉和心理上的反差。 - 情感表达
此诗表面上写的是在曲江风景区看花,实质上是表达诗人当时陷于贼中的复杂情感。在国乱家散、忧国思家的背景下,本该使人欣喜愉快的花景也随之涂上了“伤”的情调。“会待长风吹落尽,始能开眼向青山”表达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在困境过去之后,能够以开阔的眼界看待世界,向往着一种自由、宁静的生活。
六、诗词深度解读
- 时代悲剧与个人命运
卢纶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农民起义等问题层出不穷。朱泚之乱更是让唐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卢纶的个人命运也充满了坎坷。他多次应举不第,仕途不顺,又陷入贼中,亲身体验了国家的动荡和社会的黑暗。诗中的“红枝欲折紫枝殷”描绘的花朵盛开之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花朵的娇艳象征着美好,而社会的动荡则象征着丑恶。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时代悲剧的无奈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 自然意象与政治隐喻
“长风”在诗中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具有政治隐喻。长风可以吹落花瓣,也可以吹散阴霾。诗人期待长风的到来,实际上是期待一种能够改变现状的力量。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种力量可能是一种政治上的变革,也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觉醒。而“青山”则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一种远离尘世喧嚣、宁静自由的地方。诗人希望能够摆脱困境,走向青山,表达了他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 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审美主体(诗人)和审美客体(花景)的关系。在正常情况下,花景是美的体现,能够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但在诗人所处的特殊环境下,花景却被赋予了“伤”的情调。这说明审美主体的心境和情感会影响对审美客体的感知。诗人将自己的忧国思家之情投射到花景上,使得花景也带有了悲剧色彩。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投射,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希望。 - 诗歌的创作意图与时代呼应
卢纶创作此诗,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个人的情感,更是为了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朱泚之乱后,唐朝的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贼中看花的情景,揭示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引起人们对现实的关注,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这种创作意图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呼应,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 文学传统与个人风格
卢纶的诗歌继承了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唐代诗人常常关注社会现实,通过诗歌反映人民的疾苦和国家的命运。卢纶的这首诗也不例外,他以花景为切入点,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他的诗歌也具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意象和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红枝”“紫枝”“长风”“青山”等意象,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氛围,使诗歌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 - 对后世的影响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为后世诗人提供了关于在困境中表达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的范例。许多诗人在面对社会动荡和个人挫折时,都借鉴了卢纶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这首诗也激发了后人对时代悲剧和个人命运的思考,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经典之作。
《贼中与严越卿曲江看花》是卢纶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动荡和诗人的家国情怀。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卢纶的诗歌才华,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历史的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