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五之桂林》作者: 唐 王昌龄
第一部分:《送任五之桂林》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年—约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后因事贬岭南。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为著名,诗境雄浑开阔,自成一格。他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昌龄任龙标尉期间。据诗中“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可知,任五大概也是一个被贬谪的地方官,王昌龄在龙标任上送他前往桂林任职。桂林在唐代指唐桂州,《旧唐书·地理志》谓桂州治临桂(今广西桂林),“江源多桂,不生杂木,故秦时立为桂林郡也”。王昌龄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鼓励,也寄托了对友人在逆境中坚守节操的期望。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迁客任五在孤独的船上喝酒,船即将行驶在越水之上。山在两乡之间,成为离别的象征;月在千里之外,映照出遥远的景象。被贬谪流放如同射鸟的箭一样,命运多舛;在荒僻幽远的地方,还听闻有老虎和豹子出没。桂州此时都还很寒冷,你只能勤俭节约、坚守节操来应对这艰难的环境。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送任五之桂林》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首联“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棹”以“醉”字点出孤独与愁绪,同时“越水将引棹”写任五即将启程,踏上新的旅程。颔联“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通过山的阻隔与月的映照,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眷恋。
颈联“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则笔锋一转,写出了旅途的艰险和友人所面临的困境。诗人以羁谴和僻幽的环境来比喻友人的遭遇,但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应保持高洁的品性,不屈不挠。这里的“缯纶”原指系丝绳以射飞鸟的箭,此处用来比喻贬谪流放,形象生动,富有深意。
尾联“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是勉励之语。诗人以桂林的寒色来象征友人所应效仿的节操,鼓励友人即使环境艰难,也要坚守节操、矢志不渝。这里的“苦节”既指过分节俭的生活态度,也指于逆境之中坚守节义的高尚品质。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眷恋,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从艺术手法上看,王昌龄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和强烈。例如,“山为两乡别”与“月带千里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离别的痛苦,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羁谴同缯纶”与“苦节知所效”则形成了象征关系,既写出了友人所面临的困境,又鼓励友人坚守节操、矢志不渝。
此外,王昌龄在这首诗中还注重了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他运用了平仄相间的韵律和押韵等手法,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结构更加严谨和工整。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送任五之桂林》不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诗,更是一首蕴含了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的佳作。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王昌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首先,这首诗体现了王昌龄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鼓励。在诗中,他通过描绘友人即将远行的场景和所面临的困境,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不舍和担忧。但同时,他也以“苦节知所效”来勉励友人,鼓励他在逆境中坚守节操、矢志不渝。这种深情厚谊和鼓励之语,不仅让友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力量,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王昌龄作为一位诗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其次,这首诗也反映了王昌龄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在诗中,他通过描绘山的阻隔、月的映照、羁谴的遭遇和僻幽的环境等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人生充满了变数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高洁的品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王昌龄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从中汲取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力量。
此外,这首诗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在唐代,贬谪流放是一种常见的政治现象,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遭遇。王昌龄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任五的贬谪遭遇,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鼓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和文人士大夫的生存状态。同时,他还通过描绘桂林的寒色和苦节等意象,表达了对友人所应效仿的节操和品质的期望和勉励。这些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不仅让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来看,《送任五之桂林》也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的佳作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送别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诗歌类型,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眷恋之情,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之意。王昌龄的这首诗不仅继承了古代送别诗的传统和精髓,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拓展。他通过描绘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等手法,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同时,他还通过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等内涵,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送任五之桂林》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和人生智慧的佳作。它不仅表达了王昌龄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鼓励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同时,它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王昌龄的内心世界和文学才华,也可以从中汲取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