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重玄寺阁》作者: 唐 韦应物
第一部分:《登重玄寺阁》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他早年曾任三卫郎,历经仕途波折后,逐渐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描绘。韦应物的诗歌风格恬淡高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以善于写景和抒发个人情怀著称。他的作品深受后世推崇,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之一。《登重玄寺阁》便是其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登重玄寺阁》
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
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
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
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
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登重玄寺阁》是韦应物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所作。当时,韦应物在政务之余,常游览苏州的名胜古迹,抒发个人情怀。重玄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郊,风景秀丽,是韦应物常去之地。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韦应物趁着闲暇登上重玄寺阁,眺望苏州城的美景,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苏州繁华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佳作。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在闲暇之时,我登上了高耸入云的重玄寺阁。雨后初晴,景色澄明,阳光洒满大地。从这里望去,吴郡的地域广大,一片郁郁苍苍。山川明净秀丽,湖海与大地相连,仿佛要吞噬那无边的荒野。河港纵横交错,水陆交通便利,四方人才汇聚于此。民间习俗繁多,节日喧闹;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百姓安乐。鸟儿在空中飞翔,鱼儿在水中嬉戏;树木繁茂,花草芬芳。在这里,我审视着民间的风情习俗,一心想着如何劝勉百姓耕种和养蚕栽桑。我深知自己作为苏州的地方长官能力不足,可要回归故乡去,又太遥远了。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登重玄寺阁》是韦应物描绘苏州繁华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佳作。全诗以登高远眺为线索,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与赞美。
开篇“时暇陟云构,晨霁澄景光”两句,交代了登阁的时间与背景。雨后初晴,景色澄明,诗人趁着闲暇登上重玄寺阁,为全诗的展开奠定了基调。接着,“始见吴都大,十里郁苍苍”两句,描绘了苏州城的宏大规模与郁郁葱葱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苏州的初步印象。
“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苏州的自然风光。山川明净秀丽,湖海与大地相连,仿佛要吞噬那无边的荒野。这种壮阔的景象,既体现了苏州的地理特点,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合沓臻水陆,骈阗会四方”两句,则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河港纵横交错,水陆交通便利,四方人才汇聚于此。这种繁华的景象,既体现了苏州的经济繁荣,也寓意着诗人对苏州文化的认同与赞美。
“俗繁节又喧,雨顺物亦康”两句,则描绘了苏州的民俗风情与物产丰富。民间习俗繁多,节日喧闹;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百姓安乐。这种和谐美好的景象,让诗人深感欣慰与自豪。
“禽鱼各翔泳,草木遍芬芳”两句,则是对苏州自然生态的赞美。鸟儿在空中飞翔,鱼儿在水中嬉戏;树木繁茂,花草芬芳。这种生机勃勃的景象,既体现了苏州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最后,“于兹省氓俗,一用劝农桑。诚知虎符忝,但恨归路长”四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感慨。在这里,诗人审视着民间的风情习俗,一心想着如何劝勉百姓耕种和养蚕栽桑。他深知自己作为苏州的地方长官能力不足,可要回归故乡去,又太遥远了。这种既想为百姓谋福祉,又无法长久留在此地的矛盾心情,让诗人深感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以登高远眺为线索,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登重玄寺阁》不仅是一首描绘苏州繁华景象与个人心境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与人生感悟的诗篇。通过深入解读诗中的意象、情感与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韦应物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
首先,从意象的角度来看,《登重玄寺阁》中的意象选择精妙而富有深意。重玄寺阁作为全诗的起点和线索,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坐标,更是一个象征性的意象。它象征着诗人对高远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登高远眺,诗人得以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尽收眼底,从而引发了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山川、湖海、水陆、四方等意象,也构成了一个宏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一种壮阔与和谐之美。
其次,从情感的角度来看,《登重玄寺阁》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是对自然风光的描绘,还是对人文景观的赞美,都充满了诗人对苏州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这种情感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与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再者,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登重玄寺阁》中的思想内涵丰富而深刻。诗人在描绘苏州繁华景象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为生命是短暂的,而自然与人文景观却是永恒的。通过登高远眺,诗人得以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尽收眼底,从而引发了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惆怅,以及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与追求。这种思想内涵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认同与赞美。
此外,《登重玄寺阁》还体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派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歌风格恬淡高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以善于写景和抒发个人情怀著称。在《登重玄寺阁》中,韦应物充分运用了这一艺术风格,将苏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苏州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情怀。
在解读《登重玄寺阁》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将其与韦应物的其他诗歌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例如,我们可以将《登重玄寺阁》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进行对比分析。两首诗都以自然景物为主题,但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内涵却有所不同。《滁州西涧》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宁静与和谐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登重玄寺阁》则更多地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与个人心境的复杂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差异不仅体现了韦应物诗歌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的思想变化与情感波动。
最后,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登重玄寺阁》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境界,也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对《登重玄寺阁》的深入解读与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韦应物的诗歌艺术和思想内涵,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与韵味。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唐代社会、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