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作者: 唐 李商隐
第一部分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缜密,情感深挚,语言优美且富有象征意味,尤其擅长以无题诗和咏史诗表达复杂微妙的情感。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情感经历丰富,这些人生阅历都深深融入了他的诗作之中,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便是他众多佳作中的一首,通过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旅途中的孤独凄苦。
第二部分 古诗原文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第三部分 写作背景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冬天。这年夏秋之交,李商隐的妻子王氏突然病逝,这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然而,生活并未因此停止前行。同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前往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赴任。在赴任途中,他经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时值大雪纷飞,旅途的艰辛与对亡妻的思念交织在一起,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第四部分 诗词翻译
我就要到剑外去从军了,路途遥远,家中已无人能为我寄来寒衣。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我在梦中仿佛又看到了妻子在旧时的鸳机上为我赶制棉衣的情景。
第五部分 诗词赏析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是一首情感深挚、意境凄美的五言绝句。首句“剑外从军远”点明了诗人即将远赴他乡从军的现实,同时也隐含了离家的孤独与艰辛。次句“无家与寄衣”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妻子已逝,家中已无人能为他寄来寒衣,这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与凄苦的深刻反映。
第三句“散关三尺雪”以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大雪纷飞,道路阻绝,诗人不得不滞留散关,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尾句“回梦旧鸳机”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梦境回到了过去,看到了妻子在鸳机上为他赶制棉衣的情景。这一梦境既是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孤独与凄苦的强烈反衬。
整首诗情感深挚,意境凄美。诗人通过简短的四句诗,将旅途的艰辛、对亡妻的怀念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凄苦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手法,将现实的孤独与梦境的温馨相对比,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邃、引人遐想。
第六部分 诗词深度解读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不仅是一首情感深挚的诗篇,更是一幅生动描绘诗人内心世界与旅途艰辛的画卷。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商隐的内心世界和艺术风格。
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旅途中的孤独凄苦。妻子王氏的突然病逝对李商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在诗中反复抒发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同时,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也加剧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充满了感人至深的力量。
其次,从象征意义层面来看,诗中的“散关三尺雪”不仅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与凄苦的象征。大雪纷飞,道路阻绝,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隐喻。同时,“回梦旧鸳机”这一梦境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向往,也象征着诗人对现实孤独与凄苦的强烈反衬。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商隐对生命无常与人生无奈的深刻感慨。妻子的突然病逝让他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旅途的艰辛与环境的恶劣则让他更加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奈与艰辛。这种对生命无常与人生无奈的感慨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
在解读这首诗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往往构思缜密、语言优美且富有象征意味,尤其擅长以含蓄委婉的方式表达复杂微妙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手法,将现实的孤独与梦境的温馨相对比,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邃、引人遐想。同时,他还注重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使得诗歌在诵读时更加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进一步来说,这首诗还反映了晚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对诗人思想情感的影响。李商隐身处晚唐时期,目睹了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动荡不安。这种社会现实对他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诗中,他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与对亡妻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从文化层面来看,《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情感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家庭和情感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与对家庭的渴望,这既是他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与情感价值的传承与发扬。同时,他还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一主题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李商隐对诗歌艺术的追求与创新。他善于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来丰富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象征手法,将现实的孤独与梦境的温馨相对比,使得诗歌更加含蓄深邃、引人遐想。同时,他还注重诗歌的语言锤炼与意象营造,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富有韵味。
综上所述,《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是一首情感深挚、意境凄美的五言绝句。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李商隐的内心世界和艺术风格。同时,这首诗也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入思考。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李商隐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