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读书笔记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作者: 唐 元稹

第一部分: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斐然,是新乐府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元稹并称“元白”。他的诗歌通俗易懂,贴近民生,深受民众喜爱。白居易的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部分:古诗原文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唐·白居易 

千里寄纻丝,纻丝轻且庸。
制成衣袂拂,寒暑任从容。
长身广袖姿,起舞翩翩风。
感君贵重意,报以双琴筒。

第三部分:写作背景

此诗为白居易回应元稹所寄纻丝布而作。元稹在远方特地寄来纻丝布,白居易收到后深感其情谊之重,便用此布制成衣物,并写下此诗以表谢意。此时两人虽身处异地,但深厚的友谊却如同这纻丝布一般,跨越千山万水,紧密相连。此诗不仅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也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以诗赠答、传递情感的文化风尚。

第四部分:诗词翻译

你从千里之外寄来纻丝布,这纻丝布质地轻盈且实用。
我用它制成衣衫,衣袖轻拂,无论寒暑都能从容应对。
穿上它,长身广袖,翩翩起舞,如同风中仙子。
感激你深厚的情谊,我无以回报,只能送上这双琴筒。

第五部分:诗词赏析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是一首充满感激之情的诗歌。全诗以纻丝布为线索,通过描述布料的质地、制成衣物的过程以及穿着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元稹深厚情谊的感激和珍视。

首句“千里寄纻丝,纻丝轻且庸”,既点明了纻丝布的来历,又通过“轻且庸”的描述,展现了布料的轻盈和实用。这种质朴无华的表述,恰如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无需过多华丽的辞藻,却能深深打动人心。

接着,“制成衣袂拂,寒暑任从容”,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用纻丝布制成衣物的过程以及穿着的感受。衣袖轻拂,无论寒暑都能从容应对,这不仅体现了衣物的舒适和实用,也象征着友情给予诗人的温暖和力量。

“长身广袖姿,起舞翩翩风”,诗人以翩翩起舞的形象,展现了穿着新衣的喜悦和自信。这种喜悦和自信,不仅来源于新衣的漂亮和合身,更来源于友情给予的力量和勇气。

最后,“感君贵重意,报以双琴筒”,诗人以双琴筒作为回报,表达了对元稹深厚情谊的感激和珍视。这种回报,不仅是对物质礼物的回应,更是对友情和情感的珍视和回报。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元稹深厚情谊的感激和珍视,也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以诗赠答、传递情感的文化风尚。

第六部分:诗词深度解读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不仅是一首表达感激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人的交往方式、情感表达以及人生追求。

首先,从诗歌的文化意蕴来看,此诗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以诗赠答、传递情感的文化风尚。在唐代,文人之间常常通过诗歌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元稹寄来纻丝布,白居易便以诗回应,这种以诗赠答的方式,不仅体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情,也展现了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从诗歌的情感表达来看,此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表达了诗人对元稹深厚情谊的感激和珍视。诗人通过描述纻丝布的质地、制成衣物的过程以及穿着的感受,将友情给予他的温暖和力量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以双琴筒作为回报,更是对友情和情感的珍视和回报。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善良和纯真。

再者,从诗歌的人生哲理来看,此诗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启示。元稹寄来纻丝布,虽然只是一份物质礼物,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谊和关怀。白居易收到后,不仅感受到了这份情谊,更将其转化为穿着新衣的喜悦和自信。这种转化,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回应,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珍惜身边的美好和温暖。同时,诗人以双琴筒作为回报,也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中,付出和回报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当我们用心去付出和回应,才能建立起真正深厚的人际关系。

此外,此诗还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人虽然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纻丝布,但他并没有将其视为炫耀的资本,而是将其制成衣物,穿着在身上,感受其中的温暖和力量。这种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也是唐代文人共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或许可以从这首诗中汲取人生的启示和力量。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去发现和珍惜身边的美好和温暖;在人际关系中,要学会用心去付出和回应;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滋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远、更稳、更精彩。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